在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讲解员正在向团队成员介绍玉树震后重建的情况。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
团队成员分享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本报记者 王晶 摄
在参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时,团队成员向介绍人员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相关情况。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咸文静 王 晶
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
3月19日,参加2022澜湄万里行“从大海到源头”澜湄六国青年溯源探寻活动的各国青年来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玉树市。
站在海拔近4000米的当代山山顶,鸟瞰玉树新城,扎曲河、巴塘河穿城而过,一座座色彩明快的藏式住宅沿着山势向谷地蔓延开来,纵横交错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2010年4月14日,一场地震将玉树市夷为废墟。如今,震后重建的玉树市已成为青藏高原上一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美好的美丽新城。
20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参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该纪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落成,碑体上方两只巨型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
在听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副主任扎西的介绍后,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博士生陈丰媛感触颇深。
“此次溯源旅程看到的风光和澜沧江源头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让我非常震撼。这次活动为澜湄国家青年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水域无国界,文化交流可以增进民心相通,也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感情。”
都说了解一个地方、读懂一座城市,应该先从博物馆开始。
在位于玉树市中心的玉树州博物馆,前来参观的团队成员穿过时空的阻隔,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涅槃重生和其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今年19岁的青海民族大学老挝籍留学生陈玉萍上个月刚刚来到中国。她告诉记者,这次活动对于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让她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也让她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团队成员在3月20日下午参观的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是玉树灾后重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以文字、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真实再现“4·14”玉树抗震救灾过程,阐述“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刚刚参观了纪念馆,让我十分震撼。”对于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王蓉来说,亲眼看到一个全新面貌的新玉树发展得如此之好,心中非常激动。“通过这次活动,带领两名留学生来到玉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以让他们以自身的角度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这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澜湄国家青年的人文交流,也将为澜湄合作提供青年力量。”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教师李鹏跃充满期待地说,“在未来,我觉得澜湄合作发展的趋势应该是越来越积极的,也希望各国的青年能够携手合作,共建美好家园。”
一江连六国。澜湄合作因水而生,因江而兴。如何提高澜湄六国的合作成色?
21日下午,团队成员在青海广播电视台演播室分享了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探讨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问题,共话澜湄合作新未来。
来自青海民族大学老挝籍留学生林川分享说:“跟我们国家相比,这里的澜沧江水更加清澈、更加碧绿,我看到被千山环绕的美景十分感动。澜湄合作对于流域内的六个国家在水资源、公共卫生、贸易、能源发展等方面合作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我们六国可以长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促进了澜湄国家的团结合作、交流互鉴。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各国的友谊数代相传。随着澜湄合作的不断深入,希望更多校内外青年加入到流域青年交流大潮,为澜湄合作贡献智慧力量。”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赵翃昊表示,这不仅是对六国青年的希冀,更是对流域合作交流的美好祝愿。
《青海日报》(2023年03月22日 第4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